在试管婴儿治疗期间吃白藜芦醇对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会产生有利的影响。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下降,白藜芦醇有保存生育能力的作用,能够保护未成熟卵细胞或卵母细胞的活性,白藜芦醇是一种优秀的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激活抗衰老基因,实现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卵母细胞,会对卵子产生有利影响。
有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以增加卵泡的保护作用,对于自然老化,或者是因肥胖或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不孕的患者,适当的补充白藜芦醇对于备孕,下面可以详细了解一下白藜芦醇的作用:
1.白藜芦醇可以改善与年龄相关的卵巢功能衰退,试管期间补充白藜芦醇可抑制卵泡闭锁的过程,增加卵巢卵泡储备,延长卵巢寿命,并改善了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2.在子宫内膜中,白藜芦醇的抗细胞凋亡和抗增殖作用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进展,对抗子宫内膜异位症,白藜芦醇降低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改善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3.白藜芦醇有可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和刺激线粒体生物发生,使卵巢储备和功能下降的女性受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一些不孕不育的夫妻来说,可能会通过做试管婴儿来实现自己做父母的梦想,虽然说试管婴儿技术看似是短短的几个字,但是对于做试管婴儿的全过程,可能很多人并不是特别的理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试管婴儿到底是怎样形成的。4个过程告诉你女人生孩子,真的不易
对于一些不孕不育的女人来说,一旦去医院检查,一般医生就会推荐他们做试管婴儿,当得知了试管婴儿的全过程之后,可能有些人就会打退堂鼓了,因为在做试管婴儿的过程中,女人的身体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而且会有特别大的压力,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下做试管婴儿的全过程,看完之后或许你就知道女人生孩子真的会特别的不容易,所以说作为老公一定要体贴自己的老婆。
“试管婴儿”是怎样形成的?4个过程告诉你女人生孩子,真的不易
第一句话:促排卵
而我们都知道女人想要成功的怀孕,那么就必须要拥有一颗成熟的卵子,但是对于女人来说,每个月身体只会排出一颗卵子,在做试管婴儿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最后的成功,确保万无一失,只有一颗卵子怎么可以够呢?所以说如果想要做试管婴儿,首先就需要服用一些促排卵的药物或者是去打促排卵针,而这些促排卵的药物对于女人的身体可能会造成影响,导致女人出现肚子痛的情况,其实这可能也就是所谓的甜蜜的代价吧
第二句话:穿刺取卵
对于女人的卵子来说,采集方式可能会比采集男人的精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女人在取卵的过程中会用穿刺针通过女人的膀胱,然后到达卵巢当中,取出发育成熟的卵子,而在取卵的这个过程中,很多女人的身体都会出现轻微出血的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女人患上妇科炎症,所以说在穿刺取卵的过程中,女人的身体其实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
第三句话:体外受精
当从体内取出发育成熟的卵子之后,还需要接受体外受精的过程,就是把成熟的精子与成熟的卵子结合成,而且在试管当中提供一个女人体内的温度和环境让精子与卵子可以完成受精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一定失败的几率,如果说温度和环境控制得并不是特别好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受精失败,需要从头再来一次。
第四句话:胚胎移植
当精子与卵子成功的在体外结合成受精卵之后,医生会根据形成的受精卵的状态,筛选出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受精卵,重新的植入到女人的体内,而且一般为了确保受精卵的成活率,医生会选择多个受精卵进行移植,但是在整个移植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说女人的子宫状态并不是特别好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胚胎进入之后直接出现死亡的情况,也就意味着这次试管婴儿做失败了,但是一旦有一颗受精卵成功的在子宫壁上成功着床,那么试管婴儿就成功了,女人也就可以做妈妈。
每天都会为大家更新怀孕备孕产后的一些小知识,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若喜欢小编的这篇文章欢迎关注点赞分享,帮助更多的人。
一项将于3月26日在北京执行的医保政策引发关注。
日前,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印发了《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引发的《通知》里将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记者注意到,尽管近几年业内时有关于辅助生殖医疗纳入医保的呼声,但始终未有明确落地举措。此次《通知》发布后,北京即成为国内首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范畴的城市。
高额支出成隐形门槛
辅助生殖技术是不孕不育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登记女性的年龄占比中,35岁及以上非最佳育龄妇女的占比正逐年增加。
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曾参与发布了一项妇幼卫生相关的报告——《柳叶刀中国妇幼健康特邀重大报告》(以下简《报告》)。接受媒体采访时,乔杰指出,中国2015年底放开实施“二孩”政策,但生育意愿未如预期有增长。
她介绍,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这意味着,每6对育龄夫妻中就有一对夫妇面临生育困扰,而这类群体中部分的家庭生育意愿则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
△ 工作人员准备提取试管婴儿的DNA。
上述《报告》中提及,截至2017年,中国辅助生殖技术总周期数已经超过100万,出生婴儿数超过30万。
然而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生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不孕症治疗是个复杂的过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暨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鹿群向《中国报道》记者指出,“试管婴儿”单次胚胎移植成功率仅为40%到50%左右,部分患者需二次胚胎移植甚至更多次。
重复取卵,也意味着将有高额的花费产生。一位生殖医学相关的从业者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包括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之前的全身检查、促排卵、胚胎培养及移植等项目,一次成功地孕育一个“试管婴儿”的价格为3万元左右。难以确保的成功率和居高不下的治疗费用成了人工辅助生殖的隐形门槛。
鹿群向记者介绍,北京市此次共规范调整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调整,其中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统一定价,基本涵盖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常用的辅助生殖的技术项目。
她表示,纳入医保的16项中有2项是宫腔人工授精的项目,1项是二代试管婴儿(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项目,3项是三代试管婴儿(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的项目,其余则为体外受精-胚胎等项目。按照鹿群的估算,在这项政策正式实施后,大约能通过医保为不孕不育症患者节省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治疗费用。
医保能否负担
《中国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呼声从2014年就有提及,但这一呼吁直至2021年才有“回音”: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时明确表示,诊疗方面,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这期间“二孩”“三孩”政策相继出台,但出生率仍在持续走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52‰,创下近年来新低。
鹿群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现阶段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是扭转生育率走低趋势的积极举措之一。在她看来,纳入医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完全自费到纳入医保报销,这体现了国家对生育支持的大力投入。医保的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支出压力,能让更多的不孕夫妇积极尝试人工辅助生殖技术
△ 医生将精子滴入装有卵子的培养皿中后用显微镜监测。
记者查询发现,上海、浙江等地都曾有过提供辅助生殖经济支持的探索,但始终未将这一“非基本医疗”纳入医保的动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北京率先将辅助生殖医疗的部分项目纳入医保不仅是个良性的探索,同时也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在保护育龄妇女生育权益上应当走在前列。
至于能对北京本地生育率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善,陆杰华和鹿群均认为需要结合这项政策实施之后落地的情况进行精准评估。
虽然这一政策利好生育,但社会比较关注“医保能否负担得起这笔开支”。
记者注意到,《通知》中公布的16项辅助生殖技术价格区间在100元—5200元不等。其中3项价格较高的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胚胎单基因病诊断、染色体疾病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囊胚/卵裂球/极体活检术也列入其中,三者合计10360元。甲类报销比例若按70%计算,则医保将为这三项担负7252元。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北京2020年医保基金累计结余1353.7亿元。这一数字在业内看来算得上“医保资金池较为宽裕”。上述不愿具名的生殖医学从业者告诉记者,从目前北京的医保结余来看,担负这比开支“难度不大”。
有望全国推广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为提高生育率推出了育儿假、产假、生育奖励等多项积极的举措,推动作用尚不显著。
据2017年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至2016年我国育龄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从2006年的24.3岁上升到 2016年的26.9岁。乔杰表示,年轻夫妇育龄意愿的下降也导致了高龄妊娠、不孕、流产、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风险的增加。
△ 护士准备为患者注射促超速排卵药物。
陆杰华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要解决眼下育龄夫妇不愿生、不敢生的问题,首先要究其真正的痛点,如生育文化、生育成本等,要综合考虑,标本兼治。
在他看来,将辅助生殖医疗纳入医保就是在成本问题上推出的积极举措。陆杰华表示,北京的积极探索是个信号,之后或许会有更多的地区对此响应。
记者注意到,此前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就曾对网友提出的“将辅助生殖医疗项目纳入医保问题”给出回应称:“在当前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还是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着力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辅助生殖类项目。”
“各地的财政情况不一,相关的措施细节也可能会有差异,因地制宜。”陆杰华说。
在长期与患者打交道的鹿群看来,若要在全国铺开,则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患者对辅助生殖技术需求的不同,制定更有针对性、更能凸显支持力度的医保政策。另外,“对于不同的地方而言,跨省就医的不孕症患者如何解决医保问题仍有待讨论。”鹿群提到,由于不同的地区辅助生殖医疗发展水平不平衡,跨地区就医现象仍将长期存在,这些都应被纳入统筹考量的范畴。
撰文:《中
国报道》记者 邱慧
图片来源:新华网、中新网
责编:徐豪
【借卵试管】